杨春波荣获“国医大师”称号留影。
杨春波带领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脾胃科团队查房。
杨春波在门诊为患者看病。
杨春波在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与合作研讨会上发言。
杨春波的部分获奖证书
核心提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医药之所以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关键在于人才。
2008年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每五年在全国卫生和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等机构从事中医药工作的人员中评选出30位“国医大师”。截至目前,我国共有120位“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可谓是“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集大成者,他们既是承者又是传者,为中医药事业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7年,著名脾胃病专家、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教授杨春波被评为第三届“国医大师”,成为平博体育网址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医师。请跟随记者的报道,走进这位躬耕杏林七十载的一代仁医。
“找杨老看病,放一百个心。他看病,不仅仅是把脉开药,还会认真了解患者的生活情况,详细交代饮食、睡眠、服药等注意事项,治疗效果特别好。”走出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名医园,61岁的叶春香(化名)长舒了一口气,脸上的神情也轻松了不少。
叶春香现居广州,10多年前在福州工作时曾找杨老调理过脾胃,效果很好。“近一段时间,我时常胃痛胃胀。检查后,发现自己得了萎缩性胃炎,马上预约了杨老的门诊,赶回福州看病。”她告诉记者。
叶春香口中的杨老,是我国著名脾胃病专家、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教授杨春波。步入杏林七十载,他曾先后担任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兼原省中医药研究院(现省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及其下属的临床医学研究所所长。2017年,杨老被评为第三届“国医大师”,成为平博体育网址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医师。
如今,年逾九旬的杨老仍活跃在临床、教学、科研一线,还致力于将闽派中医的看病之“术”和研学之“道”传承下去、传播出去,为健康福建建设贡献更多中医力量,让中华民族瑰宝更好地造福百姓。
真正的主角是患者
“中医关注病,更关注人。真正的主角是患者,一切诊疗工作要以为患者解除痛苦为起点和落点。”在杨春波的诊室,他始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
“你肯定评过先进能手吧?”瞧见诊室里来了一位着装干练、神情严肃、步履匆匆的女患者,杨春波并没有着急询问病情,而是用一句家常话让气氛活跃了起来。
“你怎么知道的?”见到“顽童”般的老医生,患者随即笑着敞开了心扉。正是这些原本不打算说出的关键信息,让杨春波作出了更全面的判断。
“病人来找医生,心中都是带着‘疙瘩’来的。”杨春波指了指胸口说,“因此,医生对病人的态度一定得好,只有拉近病人与医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才能提升患者对医生的信任。”
为了建立医患信任,杨春波没少下功夫。“多年来,杨老在日常门诊的医患交流中,一直以幽默调节氛围,以心交心。他不仅为每名患者开出良方,还为其定制个性化专属的生活‘小锦囊’。”杨春波弟子、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主任医师黄铭涵说,杨老常强调“凡事就怕认真二字”,他也一直要求自己的学生诊病时要多注重细节,要使患者的每次寻医问药都能事半功倍。
“中医的精髓是思维,不仅关注病,更关注人。”在临床、教学、科研的过程中,杨春波始终坚持因人而异,从症状入手,病证结合,辨证施治。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多湿多热,脾胃病患者较多。上世纪80年代,杨春波踏上了研究脾胃之路,并把当时发病率高、治疗效果欠佳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作为突破口,进而探究脾胃的临床意义,以及其现代病理学基础和相关病、证的治疗。
依据中医典籍对脾胃的论述,杨春波结合临床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证”的调查,率先提出该病的中医名为“胃痞”,被《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国家标准采用。同时,杨春波也从中医传统的痞满证中分析治疗胃痞的中医辨证标准和方药,主张将其分为气虚湿热和阴虚燥热两类证型,用他自创的配方胃炎Ⅰ、Ⅱ号合剂进行治疗,临床疗效较好。
从临床实践出发,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才能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中的独特作用。
上世纪90年代,杨春波带领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关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调查。在搜集分析了来自福建省东、南、西、北、中五个地区的400个典型案例后,他们发现脾胃湿热证涉及面远比传统认知的更宽——除了影响消化系统外,它还与循环、血液、神经等11个系统的72种疾病相关联。由此,杨春波提出了“大脾胃”的概念,制定了基于临床的脾胃湿热证的辨证标准,并被中国中西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采纳。
擦亮中医药“金字招牌”
“中医多种诊治技术不仅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各样的常见病、多发病,在急危重症的治疗中也有独特价值。”这是杨春波在医学实践中的总结。
时光回溯到1969年。那时,闽北山区乙型脑炎(下称“乙脑”)流行,死亡率极高。杨春波先后被借调至松政县第二医院和第一医院,集中治疗当地患者。
杨春波结合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辨证选方用药,针对呼吸衰竭、心衰等危重症患者则配合电针治疗,治疗效果非常显著。乙脑患者的死亡率由原来纯西医治疗的20%下降到2.2%,恢复期大大缩短,且无后遗症。
虽然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抗击乙脑疫情的过往,杨春波仍历历在目。
当时,有名7岁女孩患有极重型乙脑,送入医院时已高热、抽搐、昏迷两天,且呈呼吸衰竭之势,危在旦夕。
为其会诊后,杨春波给出了救治方案:“病人初属气营两燔,因正值盛夏,暑热天气易耗气伤阴,入陷心包引起动风,故抽搐增加;病人高热多日,又多用克伐之品,造成精气进一步耗伤,所以出现肺气欲绝之危证,急当补气养阴固脱,遂用生脉饮加味,配合电针治疗。”
施治后,病人很快就康复出院。
杨春波用实践证明了中医药多种诊治技术不仅可以广泛应用于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在急危重症的治疗中也有其独特价值,遂名声大噪。
如何擦亮中医药的“金字招牌”,让其在温病防治领域发挥出更好的效果?杨春波的答案是——“师古不泥古,创新不离宗”。
1973年,杨春波回到福州,调入福建省医药研究所工作,出任福建中医治疗乙脑课题组组长。除了日常的临床治疗外,他决心带领团队由乙脑入手,对中医温病理论进行科研攻关。
基于传统中医学说,杨春波提出了乙脑与温病学同研的思路。他带领课题组成员广泛搜集全国用中医药治疗乙脑的经验,亲临沈阳、武汉等传染病医院学习交流,撰写了《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中医药治疗》《高热、昏厥的辨证和治疗》等学术文章,对提升福建省用中医药治疗乙脑的综合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此研究过程中,杨春波发现以往中医典籍中各家对温病的分类虽然有一定意义,但都未能科学地反映温病的内容。于是,他利用编写《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内科学》温病总条目和《新编温病学》等著作的机会,对中医传统的温病理论进行了重新阐释,提出温病的分类首先应从临床发病的特点出发,分为时温(四时温病)、温疫、温毒三类,又按照病邪的性质将每一类病证分为温热和湿热两种。他举例说,乙脑为“疫性暑温”,分卫气同病(轻型)和气营两燔(重、极重型)两个证型,分别施以清热解毒、清营解毒的中药剂为主治疗,配合针灸,可明显提高疗效。
后续实践证明,上述分类方式既可掌握各种温病的基本特征、病理特性和转变规律,又可解决前人论述中病名众多、含义不清的问题,能够较为全面、合理地反映温病的全貌,对临床、教学、科研的开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时至今日,乙脑虽早已被人类有效防治,但杨老对这一病证的治疗经验对温病防治仍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治过程中,该经验也被多次借鉴使用。
创新让明天更美好
“中医药要想老树开新花,唯一的出路就是创新。要学会用中医传统方法认识中医学,同时用现代科学方法总结宏观规律、揭示微观变化,从中发现新理论,建立新型的中医诊疗模式和疗效判断标准。”杨春波用具体实践,回答了如何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的时代考题。
“吃益胃宁胶囊,效果好,又方便。”赵宇(化名)是一名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他告诉记者,服药快一个月了,他的胃痛胃胀改善了很多,抽空再来杨老这儿开几瓶药,出差带着吃。
近一年来,赵宇多次想要尝试中医调理,但由于经常往返于全国各地出差,很难坚持自己煎药或服用代煎剂,只好作罢。近来,他得知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开发了多种便携的院内制剂,就来医院碰碰运气。
赵宇的运气不错,杨春波弟子、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脾胃科主任医师柯晓告诉他,除选择服用传统中药外,可以酌情选择服用中成药,目前最适合他的就是杨春波带领团队开发的益胃宁胶囊。
益胃宁胶囊由临床验方益胃宁方结合现代制剂工艺研制而成,沉淀了杨春波数十载的诊疗经验和理论修习。本世纪初,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脾胃科团队通过大量临床试验证实其有效性后,由该院的制剂中心于2010年开发成胶囊剂。
“无论剂型如何变化,中医特色不能丢。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守正创新,中药制剂才能不断优化。”数十年来,杨春波及其团队创制了益胃宁胶囊、清化饮、胃炎Ⅰ号等10多种院内制剂,颇受欢迎。
应用现代工艺提升中医药的可及性便利性,仅是杨春波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之一。
他认为,中医的诊疗思路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调整。现阶段的中医药科学创新,是指要学会用中医传统方法认识中医学,同时用现代科学方法总结宏观规律、揭示微观变化,从中发现新理论,建立新型的中医诊疗模式和疗效判断标准。
柯晓介绍说,在研究中,杨老带领团队积极应用动物实验等现代医学手段,通过对比来佐证疗效;在治疗中,也积极采用胃镜、超声等现代手段对患者进行进一步检查,力求找准病因、精准施治。
谈及中医药事业的未来,耄耋之年的杨春波仍热情满满。
2014年,在杨春波的倡议、组织下,福建省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省中医药学会传承研究分会,专门面向退休中医药专家,旨在对优秀临床专家的经验进行整理、总结、传承、研究,为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开辟坚实阵地。
传承研究分会经常开展各类交流活动,不仅组织经验丰富的中医药老专家到全省各地传授经验,还帮助福建省第一批33位名中医整理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出版了《福建省名中医学术经验集萃》。此外,传承研究分会还编写了通过案例反映辨证思维的著作《福建现代中医医案医话》,为中医药院校师生、中西医结合临床从业者以及中医药爱好者提供学习参考。
“中医重在积累,如果能把个人积累化作丰富的学术资源,将更有助于中医药的传承发展。”杨春波呼吁,临床医生要认真总结经验,做好中医药学术研究,有规律地认识现代疾病,努力让中医药的明天更加美好。
(福建日报记者 张静雯 文/图)